企业名称:四川旗舰AG中国新能源有限公司
近日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提高了人们对于环保能源的关注,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主要就是由于农田焚烧引起的生物质燃烧导致的。不过生物质燃烧这事儿吧,这在众多报道中一般都是作为偶发事件处理,因此很容易被忽视。生物质燃烧的形式可以是农田焚烧、森林火灾,也可以是农村生活燃料的使用。生物质燃烧影响大气能见度。危害人类健康。具有气候效应。简单来说,生物质燃烧(在北京附近应该是烧秸秆)很可能是北京雾霾天气最大的贡献者。
2005年,一篇发表在《中国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支持了这一说法,研究思路是利用大气中可吸入颗粒里的钾元素和有机碳来确定这些污染物来自哪里,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生物质燃烧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贡献。
研究结果发现:春耕(清明)、麦收、秋季落叶期间回归斜率在两站点之间比较一致,表现了生物质燃烧排放的区域性特点。最后得出结论:1998 年秋收时段北京市发生的重污染事件和这次事件中二次有机碳大量形成,生物质燃烧,也就是烧秸秆是主要来源,生物质燃烧排放具有季节性与周期性,同时也是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有机碳的一个重要来源。占了可吸入颗粒中的三到六成。
根据大部分的研究显示,生物质燃烧排放大气颗粒的主要组分为碳质颗粒和水溶性钾,碳质颗粒的组分含量可以高达73%,其中有机碳占碳质颗粒的60%~90%。碳质颗粒在总悬浮颗粒物(TSP)重量中约占10%~15%, 在粒径小于10μm的可吸入尘(PM10)中占20%~30%,在粒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PM2.5)中约占40%~60%。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也正是这些细小的颗粒,对能见度和气候变化影响也更为显著。
无独有偶,200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也发表了一篇独立研究论文,研究中分析了1997年东南亚生物质燃烧(这次是森林大火)导致空气的雾霾和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健康问题,在研究中,新加坡大学分析了大火前后东南亚地区的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浓度,和可吸入颗粒的垂直分布,认为空气中的雾霾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生物质燃烧